作为泉州鲤城区重点项目之一的源昌·江南城项目,目前进展顺利,23栋住宅楼主体结构均验收完毕。而在成片的高楼旁,4栋闽南传统建筑格外引人注意。记者了解到,其中3栋闽南传统建筑采取整体迁移方式进行保护,预计明年春节前所有分项工程基本完成。
迁移后,4栋建筑在一个区域内,前方为龙溪祖祠,左后方为特色民居
这栋建筑的屋顶将翻修,保持风格统一
项目征收初期便决定保留4栋闽南传统建筑
近日,记者来到项目施工现场,外立面涂料、室外景观绿化、地下室装修,工人们正在各个区域紧张有序施工,大型机械一刻不停歇地作业,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据介绍,源昌·江南城项目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于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总投资38亿元,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共规划32栋建筑,包括23栋高层住宅、1所配套幼儿园及配电房。“23栋高层住宅可容纳2461户居民,其中365户为安置房,用于安置周边被征迁居民。”项目现场负责人杨金保介绍,项目各环节均按序时进度推进,现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目前,23栋住宅楼的外墙装修已过半,地下室安装工程基本完成,室外景观绿化同步开始施工。
而在成片的高楼旁,4栋闽南传统建筑格外引人注意,其中3栋传统建筑外墙还搭着脚手架,几位工人正在施工。据介绍,在项目征收初期,相关部门对征收范围内的有价值的建筑进行梳理,决定对这4栋闽南传统建筑给予保留、加以保护,其中有1栋是特色民居,原址保护;3栋为闽南传统建筑,原为延陵社区的吴姓祠堂和龙溪祖祠,采取整体迁移方式,将它们迁移至民居旁,方便统筹保护。
“冠军”木匠相助 确保迁移顺利完成
“在高楼林立的住宅旁能看到闽南风格的传统建筑,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杨金保表示,目前,3栋建筑均已迁移完成,正在进行迁移后的施工作业。
据介绍,平移传统建筑虽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但最大难度在于建筑物年代较久远,必须保证移动时不散架,这就要求整个移位工程所有工序都要精细,必须精细分析、精准设计。为此,设计施工方采取了严密、科学的技术措施,确保平移工作施工中建筑完好无损。
施工方介绍,为了保证此次平移作业的顺利完成,特意请了一位木匠师傅。他叫张杨涛,在今年的福建省建筑行业木工(古建筑传统)职业技能竞赛中,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技艺,荣获竞赛一等奖。
此外,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保留的这栋特色民居,是一座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番仔楼”,占地近百平方米,建筑材料多是从印尼用船运回的,在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曾是当地的地标建筑之一。最“神奇”的是,在二楼露台地板上开了个洞,用红砖水泥砌起六角形的井孔,人站在旁边,就可以直接打到一楼的井水了。
业内人士介绍,将传统建筑进行整体迁移保护,是为了留住历史文化名城根基,成为情愁相系、恋祖思乡的重要依归。只有保护好传统建筑才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住乡愁。(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赖良德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