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又到了长冻疮的季节。
寒冷是冻疮发作的主要原因,潮湿和冷风的刺激可使病情加重。
尽管理论上寒冷的北方是冻疮高发地区,但实际上在没有供暖的南方更常见。
南方的“湿冷魔法攻击”会让人处在潮湿、冷暖骤变、长时间低温的情况下,局部小血管长时间地收缩、循环不良,从而导致局部皮肤缺失营养,出现皮温降低、瘙痒、局部红斑、硬块的情况。严重时,循环不良的小血管内甚至会形成血栓,加重组织坏死。
冻疮向来有“一年长了年年长”的说法,这是因为有些人本身就是更容易长冻疮的体质和患病后局部血管和皮肤较薄弱导致的。
如果过冬环境能够改善和体质有所增强,冻疮的发生概率和发病程度会渐渐减轻。
儿童和老人最容易长冻疮。由于糖尿病、雷诺病、血管畸形等导致的末梢循环较差的疾病患者,也更容易患上冻疮。此外,冻疮还最爱找上两类人。一个是女性,尤其是一些冬季穿着过于单薄或紧身的女性,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整个腿部对冷的反应更加敏感,进而成了冻疮高发人群。另一类是餐饮服务业等与湿冷环境打交道的特殊人群。
生冻疮的人,注意千万不要从寒冷环境中突然把手伸入热水或者烤火等。手回暖后,因为之前低温导致收缩的小血管中有无法代谢走的代谢产物,突然受热扩张,血流注入加重了血液瘀滞,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渗出、水肿刺激周边皮肤,便会出现又痒又痛的感觉。如果此时用力拍打、摩擦瘙痒部位或继续将其在热水中浸泡,都会对血管、皮肤产生更大刺激,加重冻疮症状,如产生皮损,则会更容易引起感染。
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冻疮?首先要做好保暖。穿着保暖、松紧合适的衣物,不要过紧,否则会影响末梢血供。过紧的鞋子、袜子、手套,会压迫血管,使得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反而易生冻疮。当你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从寒冷的室外回到室内,避免摩擦、烫洗,而应该缓慢活动肢体末梢,让皮肤逐渐回暖,可用双手揉擦耳、脸、脚等部位即可。
出现冻疮后,没有出现皮损但是瘙痒剧烈的,可以涂抹润肤乳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建立皮肤屏障。已经出现皮损的,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不要轻信偏方,切勿向创面喷洒酒精等刺激性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