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7个多月建设,城东、东海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年底建成。项目建成后,每日污水处理量总计可达14万吨,较扩建前翻倍,服务面积增至9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增至78万人,有效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紧盯需求 投资4亿余元扩建
作为泉州市打造海丝新城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城东、东海组团发展驶上快车道,大量人气聚集,常住人口、企业数量猛增。与此同时,生活污水排放量相伴增多,原有污水厂已基本满负荷运行,高峰期出现超负荷运行,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为保障区域建设发展、回应民生期盼,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迅速提上议程并动工。
据悉,城东、东海污水处理厂总建设用地分别为87.5亩、93亩(含一期),原处理规模分别为每日4.5万吨、2.5万吨。现扩建工程新增总投资4亿余元,在厂区原预留地上相应扩建同倍处理规模,服务人口分别增至43万人、35万人,服务面积增至47.39平方公里、55.8平方公里,范围覆盖城东片区、洛江万安、双阳及东海组团、宝珊花园以东,让污水处理效益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挂图作战融入大局强合力
据了解,该项目被纳入泉州市“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重要配套工程,是2021年度市级重点项目,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融入城市发展大局。泉州市城管局负责该项目的规范、督导、监管工作,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优化审批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泉州水务集团权属市政排水公司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建设、管理、维护和运营。
“目前,两个污水厂均完成多个单体构筑物的施工,按计划进行厂区给水、通信、绿化施工,现已完成土建工程投资80%”,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自项目开启以来,泉州水务集团、泉州市市政排水公司高度重视,秉承国企担当,坚持以计划为主导,安全质量为核心,挂图作战,科学筹划,派驻技术骨干常驻工地协调、督促、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安全保质有序推进。
循环利用 焕发城市水活力
目前,泉州市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城东、东海人均水资源紧张。项目建成后,两座污水厂出水均可达类四类标准,泉州通过再生水回用管道及泵站等设施,可运用于周边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水系生态补水等,将大幅缩减自来水用量,有助于建设节水型社会,减少资源消耗,保护优质水源,焕发城市水活力。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
据介绍,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用于浔美渠补水,一期再生水回用管道5.5公里,沿途设3个补水点;扩建工程将新建管道2公里,由污水厂向浔美滞洪区、海滨滞洪区及污水处理厂北侧庄任滞洪区的补水点敷设。东海污水厂扩建工程尾水用于东干渠、师范学院景观湖、彩虹沟及田淮渠生态补水,再生水回用管道总长14公里。
资源创效 提升城市综合水平
围绕“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体系化、品质化、绿色化、智慧化、制度化要求,为使该项目充分发挥最大效用,泉州仍需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畅通河道沟渠,形成排水建设、管理“一张网”,贯通排水产业链、流通链,提高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
污水厂建设是城市排水建设的重要环节。城东、东海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减轻了污水对地下水源、生活环境、海洋生态的污染,有效提高晋江、洛阳江、泉州湾近岸水域的环境质量,对推进泉州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品质泉州”产业升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工期安排,项目建设时长剩余2个多月,泉州市城管局将牢固树立时间节点意识,与水务集团共同对照既定目标任务,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细化投资计划,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完善推进流程,确保项目于年底完工。(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水务集团供稿)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