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找工作找58,工作找得快,租房找58,跟房东直接谈,找工作租房找二手车,生活无难事,有事找58!”
提起58同城,不少人脑海中立刻会想起明星杨幂在广告中一遍遍高喊的“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凭借着这句红极一时的广告词以及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便利服务,58同城曾经风光无两。
然而,如今的58同城却被裹挟在舆论的暴风眼中,网络上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各大社交网站和消费者投诉平台上长期充斥着相关的曝光贴。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先后接到多位58同城用户的反馈。其中有用户怀疑因注册58同城找兼职,而被不法分子获取信息,致使自己损失数万元;也有入驻商家质疑58同城存在先交钱再拟合同、业务员推销与实际服务不符等各种乱象。
作为国内曾经最大的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为何沦落到被用户和商家诟病?在各个垂直平台相继崛起、精细化运营愈发重要的时代,这个“神奇的网站”能否治好沉珂,重现往日风光?
求职者质疑隐私泄露
作为一个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的业务涉及房产、招聘、汽车、二手、本地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58同城网站的业务菜单栏中,招聘业务位于第一位。早在2019年,就有第三方数据显示,在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竞争中,58同城市场份额曾达到37.7%,排名行业第一。
或因如此,即便58同城多次被曝出存在招聘骗局、虚假招聘信息泛滥等乱象,仍有大量求职者在使用58同城找工作、找兼职,谷煜(化名)便是其中一位。
2021年12月,还是学生的谷煜想找一份寒假兼职,注册58同城App后,他注意到了“零工兼职”分类下的“在线赚钱”。
谷煜提供给记者的截图显示,这些任务虽然酬劳很低,但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完成,例如在小红书上关注一些用户、b站新老用户助力等。
起初,谷煜通过“在线赚钱”完成了部分线上兼职,酬劳基本日结。
几天后,谷煜收到一条添加微信好友申请,备注消息为:“您好,您应聘的线上工作已通过,同意开始线上工作”。该人士自称是招聘部门的客服。
由于之前只在58同城上做过线上任务,谷煜顺理成章地认为,对方是58同城平台上的公司。没想到的是,跟着对方做了几个与之前相似的任务后,对方便将谷煜指引到另一个App上,诱导其充值刷单,最终谷煜被骗取4.68万元。
由于仅注册过58同城找兼职,谷煜怀疑其手机号被泄露也与58同城有关,“但是58客服的回答含含糊糊,一直强调不是他们泄露的”。
“公安局那边说(追到钱)是没什么可能性了,因为(对方)已经(将钱)转到境外,就算人抓到了,钱可能也没了”。据谷煜描述,被骗的近5万元大部分是从各个网络贷款平台借来的,对于还在上学的他来说,这些欠款将是不小的压力。
实际上,质疑58同城隐私保护不力的用户不在少数。
2021年8月,尹丹丹(化名)注册了58同城寻找兼职,与谷煜不同的是,尹丹丹并未在58同城上做过线上任务,仅仅是浏览了一些兼职信息,第二天便接到大量电话。
值得关注的是,来电者均称是在58同城上看到尹丹丹的求职信息,并试图引导她到其他平台。
“有点赞的,有给博彩网站刷内测数据的,有刷单的,基本都是让加QQ细聊。”据尹丹丹描述,尽管自己当时再三谨慎,选择了一家看似靠谱的公司,最终还是被骗了5.6万元。
在未与58同城内任何公司进行在线沟通的情况下,便接到了号称来自58同城的电话,尹丹丹怀疑,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简历信息可以被任何58同城上的公司看到。
同样打算在58同城上求职的武虹(化名)尽管未遭遇经济损失,但也碰到不小的困扰。
今年1月4日,武虹在58同城投简历求职,当天半夜23时左右,她突然接到陌生电话。
“有个男的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找工作,但说我声音听起来像男的,他们(公司)只招女的,后来就把电话挂掉了。”武虹说,由于来电者既没透露来自哪家公司,也没说招聘岗位,大半夜的一通贸然来电让她后怕不已。
“因为那段时间只在58同城投过简历,没有下载其它求职软件,我感觉他应该是在58同城上得知我的信息的。”武虹表示,为此,她询问了58同城客服。“客服说我简历是公开状态,是自己未设置正确,后来我把简历关闭并删掉,就再也没有接到过上述类似电话。”
3月23日,记者就上述几位用户的相关经历联系58同城方面,其相关人士回应记者称,用户被骗的经历很难确定其是否为58同城泄露电话导致,“因为用户是在平台外被骗,已经跳出58同城的系统,难以追踪路径,如果(后期)警方需要配合,我们会全力配合,在此之前我们不接受采访”。
当被问及58同城具体的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时,其则回应称:“我们主要基于事情接受采访,如果只是想了解规则的话,我这边先不回答了。”
用户们的担心并非没有依据。根据公开资料,早在2017年,58同城曾被曝出数据泄露门事件,据媒体彼时报道,只需支付700元购买一种爬虫软件,用卖家提供的账号登录后就能不断采集应聘者的相关信息,该软件每小时可以采集数千份用户数据。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轰动,甚至在百度百科有专门的词条。
而58同城对此事的回应则是:“不是我们泄露,是黑客攻击”。
此外,2021年底,58同城因为App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未做匿名化处理,涉嫌隐私不合规而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点名。
针对用户个人信息在58同城上的可视程度,3月中旬,《国际金融报》记者在58同城求职简历的“隐私设置”中看到,平台默认设置“所有招聘方”均能看到用户的简历,“方便联系时间”的默认设置则为“随时可以联系我”,如果用户希望“仅我投递的招聘方”才可以查看自己的简历,或希望招聘方在“工作日9点-18点”或“自定义时间”内联系自己,则需要专门设置。
相比之下,58同城对“所有招聘方”的解释是“通过营业执照或法人认证的招聘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门槛或要求。
此外,记者还在《58集团认证服务协议》中注意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会在5种情况下部分或全部披露,其中便包括必须与第三方分享个人信息的情况。58同城表示,“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58集团同等的保密责任,则58集团有权将用户的认证信息提供给该第三方。”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向记者表示,考虑到用户使用在线应聘功能的目的,类似设置有利于帮助用户提高简历投递效率,因此并不违背用户利益,具有合理性,58同城的这一设置本身并不会侵害用户隐私。但58同城也应采取更为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并应允许用户便捷的更改相关设置。
夏海龙认为,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58同城应当严格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披露,若58同城存在信息泄露等过错并因此造成用户损失,应视具体过错情形承担一定的责任。
付费商家斥责销售乱象
作为信息分类的中间平台,58同城链接的一方是接受信息的用户,另一方则是发布信息的商家。在平台的默认设置下,“所有招聘方”均能看到用户的简历,而切换到商家角度,细看58同城的入驻门槛和审核机制,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用户个人隐私存在着被泄露的风险。
为了推广公司的收纳服务,徐涛(化名)前不久注册了58同城。在他看来,与其他平台相比,入驻58同城的条件尤为宽松,“58同城上面的地址可以是虚拟的,自己可以在后台设置。但像美团和大众点评,入驻的时候除了需要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他们的业务员也会到线下门店拍照,还需要定期拍照自证,你是必须要有一个实体门店的,营业执照也要随时更新。”
而入驻58同城,徐涛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3月中旬,记者尝试在58同城进行企业认证时发现,“营业执照认证””法人认证”和“对公账号认证”,只需要完成其中一种。平台还显示,90%用户选择营业执照认证。
快速入驻平台后,徐涛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忽悠”了。2月15日,徐涛代表公司与58同城方签订了合同,次日他便发现,平台提供的推广服务可能存在问题。据徐涛描述,销售员曾明确承诺,用户浏览商家所发布的帖子满30秒以上才会扣除商家所充值的部分推广费,这是套餐中徐涛最看中的一项服务,也是其购买的主要原因,然而徐涛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只要用户点击,不管多长时间都会扣费。
徐涛去找业务员理论,对方辩称是公司改了规则,并承认是自己疏忽。然而当2月17日徐涛要求58同城退款时,曾遭到明确拒绝。
徐涛提供给记者的合同显示:“任何线下对服务单的改动(包括手动、技术处理、口头承诺等)均对双方不产生法律效力”。
但徐涛称,合同上仅写出了套餐服务的内容,至于这些服务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只能听业务员的介绍。对此,徐涛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怀疑:“我觉得他们公司有点包庇业务员进行‘欺诈’,甚至在鼓励他们。”
不仅商家遇到类似的不合理现象,入驻58同城的房东也有相似经历。2021年下半年开始,李施施(化名)将一套房子放在58同城出租,时不时会有人询问,1月4日,她看到58同城上的88元“省心租”服务,宣称会增加推送和提高阅读量,却没想到购买后两小时,自己的房子就被下架了。
李施施表示,客服称下架原因是图片水印有问题,让其重新上架。“但这些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如果照片有问题,为什么半年内没有下架,等我购买了这个88元的服务马上就下架了,而且下架前也没有任何人跟我联系”,李施施向客服要求退款,但对方不予退还。
就上述入驻商家遭遇的情况以及58同城对于入驻商家的审核机制究竟怎样等问题,记者也于3月23日一并向58同城方面发去采访邮件,但至记者截稿,对方也未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复。
对于上述用户反馈的遭遇,夏海龙表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业务员有责任向商家充分解释合同条款,若业务员故意隐瞒合同内容甚至作出虚假承诺诱导商家签约,则可能对商家构成重大误解或欺诈,商家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则58同城需要返还合同款。否则应当提供补救措施或退款。用户可向工商部门、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或提起诉讼维权。
昔日巨头为何陷信任危机
从2005年成立至今,58同城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于2013年10月正式于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生活服务领域的上市企业,2015年4月合并赶集网后在分类信息行业一家独大,到如今58同城已经是一个业务覆盖招聘、房产、汽车、二手、本地生活服务及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一站式的生活服务平台,分拆出的业务也相继启动独立上市。
然而,近些年来,在公众视角,人们谈论得更多的,不是58同城如何通过自建和收购发展壮大,也不是其市值下滑从美股退市,更多的是围绕着这个平台的各种服务纠纷、招聘陷阱、虚假信息,让58同城的公众信任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除了上述2017年的简历数据泄露门事件;2018年,58同城被各地监管部门点名、约谈十余次,约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信息及违背诚信等;2021年,央视曝光在线租房平台乱象,安居客、58同城是虚假房源“重灾区”。而不法分子多次利用平台发布虚假招聘兼职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也给58同城贴上了“骗子聚集地”的标签。
记者以“58同城”和“虚假招聘”为关键词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截至2022年3月23日,共搜索到276份判决书,裁判年份显示,最早的一起可追溯到2012年,2018年裁判了107件,随后的三年也没有断过。诈骗方式大多是通过58同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虚构“资料费”“办证费”等收费项目,乘机骗取众多求职者的钱财。
资深电商评论人士鲁振旺表示,58同城的平台准入门槛较低,平台下沉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58同城又没有比较完善的审核机制,很难在琐碎和混乱的信息中准确判断哪些是虚假信息,就导致虚假信息较多。
据新浪科技报道,一名58同城系公司的人曾说,在此前一次负面舆论事件中,曾有人力劝58同城CEO姚劲波趁机改变商业模式,以减少虚假信息带来的负面舆论。但此提议被姚劲波断然拒绝,他的理由是商业模式调整带来的收入减少,成本增加,损失实际上是超过了因为虚假信息被处罚而造成的损失,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但该说法未经官方证实。
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看来,58同城可被理解成一个大而全的信息集市,很难去甄别其中每条信息的真实性。如果每一条信息都派专人去做审核,成本会大幅提升,同时信息的数量会大幅降低,这样就无法支撑这么大的流量平台,也无法转变成相应的市值和市场影响力。
而58同城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其难以在扩大营业收入和投入成本整治虚假信息之间找到平衡。58同城营收长期依赖于会员付费和在线推广,而这种依靠信息差赚钱的模式让58同城一直保持着高毛利率水平。58同城私有化退市前的最后一份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58同城实现营收25.60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会员服务实现营收8.156亿,在线推广服务实现营收15.954亿元,这一季度,58同城的毛利率为87.9%。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8同城大而全的优势已逐渐不再明显。2017年,姚劲波在《我有嘉宾》的采访中曾提到,用户没有理由去用第二名的服务,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唯一的一个平台对社会的效率更高。按照他当时的设想,在房产、招聘、二手车、二手交易等领域,58同城会慢慢干掉所有垂直领域的对手。
但随后的事实则是,在这些领域,都已经成长起来了聚焦垂直行业、深耕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在房产领域,贝壳找房的体量要远大于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招聘领域,58同城曾收购中华英才网,而前程无忧、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脉脉等让年轻人找工作有了更多选择;二手交易领域,闲鱼显然名气和规模更大;同城货运领域,快狗打车的市占率远落后于货拉拉……此外,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58同城也有着旗下垂直业务一个个独立上市的愿景,但目前来看,安居客、天鹅到家、快狗打车的上市之路均不太顺利。
在鲁振旺看来,由于58同城涉及的面比较全,因而对于四五线小城市的下沉市场仍有价值,下沉渠道也会一直需要它,但同时58同城也需要转型。不然,随着接下来的发展,跟不上形势的58同城可能会越来越处于弱势状态。此外,能否控制好信任问题也是关键,毕竟一轮又一轮的负面信息对其而言也是尤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