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通知,称将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据11月5日极目新闻)
这个消息很突然,细想也不奇怪。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加上这两年的生意受疫情影响并不好做,海底捞收缩门店,也就在情理之中。
海底捞明确表示,关停门店是公司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导致的:有门店选址失误,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组织结构变革、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海底捞的坦率,让人敬佩。不遮不掩,直面要害,才能对症解决问题。事实上,海底捞自2017年8月一家门店因卫生问题陷入风波,此后陆续有门店被曝出卫生隐患,以及2020年疫情期间为菜品的涨价而道歉,就没少引起话题。
也不止是海底捞被这些风波困扰过,今年就有网络视频曝光华莱士一家门店的后厨存在卫生问题。华莱士为此致歉,表示涉事餐厅已停业整顿,重申并落实各项产品操作规范和作业流程。
问题的根源都是共性的,扩张太快,管理跟不上。比如,华莱士有超过1万家的门店,说实在的,其中哪家店被找出点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但这么多家门店,只要有一家管理上存在漏洞,一旦传出负面事件,影响的就是整个品牌的形象与声誉。
海底捞就是如此,近年的快速扩张策略,步子迈得太大,甚至是误判了形势,部分门店因此经营未达预期,不得不收缩战线。实际上,在减掉即将关停的约300家店之后,海底捞门店总数仍在1300家以上。如何做好这些门店的经营管理工作,仍是个课题,并非一精减就万事大吉。
类似企业与行业,因尝到成功的甜头就无序扩张,在喧嚣热闹一阵后,不得不重新洗牌,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只因在利益面前,难得保持清醒的认识,急于复制成功样本,甚至是想赚快钱,通过扩大规模来快速实现品牌价值的利益兑现,往往欲速则不达。因为粗放式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上的失之于精细,规模扩大,成本增加,不见效益的话,就难以为继。
海底捞闯市场,当然是要“捞”点利润的,这些年的得失,终于“捞”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口吃不成胖子。步子急了,迈得大了,都不是个事,唯行稳方能致远。
海底捞直言:“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我们在此向大家保证,海底捞1000余家门店服务员的笑脸依旧灿烂。”同时还表示,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关停门店不涉及裁员,将妥善安置相关门店的员工及管理层。
这种态度值得点赞,人生豪迈,就是大不了从头再来。能认识到问题,并痛下决心改正,就没有失败。因为自胜者强,自助者天助。勇于自我改变,就能重新赢得未来。愿海底捞能有更好的将来,也愿其他企业能从中一起悟道,饭要一口口地吃,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