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已至,互联网大厂、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工作纷纷开启。一时间“笔试包过”“助考”的宣传在各个平台上“冒头”。而一波又一波心怀侥幸试水的考生,其实已经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11月7日 中国新闻网)
“线上助考”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是线上招聘的“产物”,其“助考”的力度相当惊人:有考前两至三小时提前透题、有群内集体分享答案的“大巴车”、有共享屏幕代做题目的“私人包车”……这些明目张胆的考试作弊行为,游走在法律政策的边缘,挑战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必须要露头就打,严厉惩处。
作为企业来说,因为缺少人才,所以才会对空缺的岗位进行招聘。如果招到的人“才不配位”,企业的损失无法估算。就算是事后发现有人通过“助考”等非正规手段入职,企业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宣布劳动合同无效,也无需进行任何补偿。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相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不是“解除合同”“辞退员工”能够弥补得了的。
对于考生而言,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山是客观事实,但求职要凭真功夫、硬本事,靠能力打天下。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缺乏开展本职工作最起码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就算是“碰运气”“走捷径”上岗了,如何能够把工作干好?在工作岗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又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进一步来说,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本就不应该存在“钻空子”、投机取巧的心理,因为这对个人未来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言以蔽之,招聘考试作弊舞弊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危害程度深,采取事后追究的办法当然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倘若能够提前介入,及时止损,让企业的选聘秩序更加规范、求职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人才的成长规律更加科学,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大平台上出现的“笔试包过”“线上助考”等,与平常偶发性的个案作弊行为不同,这是有组织、有“市场”的团伙性、链条式的作弊行为。有关方面应当要迅速行动,从已经发布出来的宣传广告入手,“按图索骥”进行倒查追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个扣子一个扣子地切断,让线上招聘环境早日回归风清气正,不断促进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