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火了,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的历程。(据11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篇博士论文的后记,其实发表于近10年前,被人看到后重新翻了出来,结果就走红了。
同样,今年早些时候,中科院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刷屏。其开头便说:“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简单几句话,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沉重,以及学成后的充实感。
可以猜测,他们选择在写论文时附上自己的求学之路,当然不是为了走红,而是给自己的学习生涯一个总结。因为他们已经化蛹成蝶,回望过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从这篇后记里,不仅看到肖清和博士的艰辛,也看到她的母亲博大的胸怀。无论多么贫困,始终坚持送孩子去上,甚至不惜改嫁。在封闭落后的乡村,如此选择,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所幸,肖清和活成了母亲希望的模样。
从这篇后记里,也看到了贫穷的乡村,观念落后,人性扭曲,暴力横行……在某种层面上,它就像一个笼子,困住了很多善良,很多的爱。
所幸,这些都已成为历史。肖清和终于学有所成,他所在的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过头来看,这不正是教育改变了命运吗?
肖清和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他所经历的这些往事,在风云变幻中,成为历史。而这些历史,同样值得记录和研究一番。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肖清和战胜了命运,从小乡村来到了大城市,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高等学府的教授。他的遭遇,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和博士论文致谢部分走红的作者黄国平、乃至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一样,无数个肖清和,于困境中自强不息,努力改变命运。他们将自己的伤口敞开,展示血泪之路,也是让我们感受到,不灭的理想,不屈的信念,不懈的努力。
苦难中的奋进,尤其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