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博物馆
细数生辰流年,走过前世今生。临海市博物馆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一批博物馆之一,五万余件馆藏冠绝台州,历代珍宝历经重重磨难留存于此。追究这些珍藏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临海洪氏的“小停云山馆”,它是清代临海乃至整个台州收藏文物和古籍最多的一座“私人博物馆”。
洪颐煊
【资料图】
馆主洪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嘉庆六年拔贡生,官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他既是一位很著名的学者,又是清代台州的收藏巨擘。
学问和收藏是洪颐煊平生最大的兴趣,如他在广东时,购古籍达万余卷,书画亦至数千种。归里后“复多方购求”,筑小停云山馆,日积月累,蔚然大观,藏品仅古籍的数量即达数千部上万卷,其他如金石、书画等均至数千。
清阮元题 小停云山馆 横批(临海市博物馆藏)
小停云山馆,其名的由来是依据于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意。陶渊明有《停云诗》四章,题下自注:“停云,思亲友也。”颐煊据此取名,大概表明其性好友朋的意思吧。
有关洪颐煊小停云山馆的具体位置,从文献的记载来看,应该有两处。一处为祖宅小停云山馆,据洪颐煊的族侄洪赡台在《续宅记》中说:“南沙公别业在龙顾山麓军器局后……近北厅屋六间,为小停云山馆。”大体位置在北固山南麓老台师校园内。
另一处是洪颐煊晚年亲手所建的小停云山馆,时人冯登府曾专门为之撰写过一篇《小停云山馆记》。《记》中说:“洪君筠轩自粤东解组,归于巾子山下……取陶泉明诗意,榜曰‘小停云山馆’。”洪颐煊从道光八年于广东归里,新宅当建成于此后的一两年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小停云山馆,俗称芝麻园洪家。
历史有太多遗憾,正如同历史上众多赫赫有名的藏书楼、聚宝阁,绝大多数都逃脱不了消散湮灭的宿命,小停云山馆同样也因为天妒造物的缘故,给我们遗留了一段唏嘘心叹的结局。
同治元年太平军撤离台州时,贼人乘乱夜间入馆,楼为烛火所毁,藏品损失殆尽。项士元先生在《小停云山馆金石书画过眼录》中描述道:“洪、杨之乱,馆毁于火,藏书数万卷均化灰烬,金石亦鲜传,惟拓本暨法书名画之类,以另室庋藏,得免于劫。”
不幸中,亦有万幸,虽经浩劫,但少量洪氏珍宝尚孑遗世间,有的收藏于民间,有的流落于海外,亦有一部分现收录于临海市博物馆,如明朱亶《揭钵图》横卷、清《国朝名人小像册》清《倦舫老人往还书札》等,都仍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拓清《倦舫法帖》拓本(临海市博物馆馆藏8册,开本,纵31*横49)
其中,临海市博物馆藏洪氏遗珍——《倦舫法帖》。《倦舫法帖》是目前台州地区留存于世唯一完整的世家刻帖,因系学人所为且摹刻精良而为学界所重。容庚《丛帖目》、李学勤《四库大辞典》均作收录。目前传世者多为各图书馆和博物馆所收藏。
此帖系洪颐煊于道光初年在广东为官为幕时,携其子洪瞻墉以端石所制。自道光四年(1824年)始,至道光六年(1826年)七月完工,共收录明清 100位名家 115件书翰,其中尺牍47件,诗札61件,计诗108 首、词作1首,临帖6件,题跋1件。内容择选十分精审,无伪帖掺杂,加上此帖系由洪氏父子亲力亲为,并以端州佳石,聘名刻完成,名石名工名拓,故人誉之为“真鉴赏家所辑····堪称近世丛帖中之佳作”“足以流传永久”。翰札多来自洪氏家藏书画册页,也有小部分借自同好。刻石曾藏临海道司后洪氏本宅,后迁至芝麻园“小停云山馆”,清末民初散佚。
临海市博物馆现藏刻石一方、拓本多套。
好书推荐
书名:《倦舫法帖》释读与研究
书号:ISBN978-7-5010-7825-7
出版发行:文物出版社
发行时间:2022.12
编者:陈引奭
本书对《倦舫法帖》摹刻成因、镌刻经过、流传存佚以及艺术特色、摹刻技艺、印章品鉴、母本比较、学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析与研究,深入释读,可堪一品。
博物馆作为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和保护机构,藏品是其基础,也是它所拥有的社会宝贵财富。文物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收藏和保护文物为第一要务。
临海市博物馆藏品丰富,有史前文化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5万余件,反映了台州历史文脉与艺术特色。依托丰富的资源,立足时代,把握社会关怀,着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职能,谱写文化惠民新篇章。
来源临海市博物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