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滚动 >

台州本草与方一仁中医药博物馆

2023-06-08 08:14:26   临海在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括苍山,是浙东第一高峰,绵亘起伏,延伸数百里,风光绮丽,醉人心脾,层峦叠翠,群峰竞秀,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雄奇挺拔,名噪天下。自古以来,这里是“台州本草”的发祥地,众游人纷至沓来……  (一)  当人们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385号“方一仁中医药博物馆”时,仿佛闻到了中药味,又好像回到那个靠草药、中药治病救人的年代,还深思着如何发掘和利用“台州本草”……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千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远在1500多年前,括苍山上的草药,已闻名于世。据《临海县志》《临海市卫生志》记载,南朝齐梁年间,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原籍秣陵(南京),幼得葛洪神仙传,有养生之志。嗜读书、善琴棋、工录书。齐时任诸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朝廷有大事便往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后在括苍山南麓的灯坛山灯坛观结庐、采药、著书。先后采集药物700余种,按金石、草木、虫兽、蔬菜、果实分类,除《本草经》原载品种外,新增365种,著成《本草经集注》。唐代李勋、石敬等所编的《新修本草》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无不参阅其著作。弘景84岁时无病而终。遗著有《本草经集注》七卷、《药总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方》和《真诰》《登真隐诀》等。  那么,1500多年前的灯坛山又在何处?陶弘景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因此,对其结庐、采药、著书的遗址,自然引起了历代史学家的关注。《宋嘉定赤城志》记:这山的上面是石坛,每逢阴雨天,就有火光发出,如灯一般,所以叫灯坛山。《太平寰宇记》云:这山在临海西60里。《图经》称:“有火望之如燃。”民国《临海县志稿》载:“灯坛山上有灯坛观,为陶弘景故庐。”《临海市卫生志》对灯坛山的记述:位于城西永安乡黄家寮村三十六口缸一带,“离县城60华里地,北连括苍山,东及铁杖山,毗黄岩县境”。  从史料看,陶弘景在括苍山生活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活动的内容极其丰富。1999年6月的一天,我和有关同志一起,登上括苍山黄家寮村,寻找陶弘景在灯坛山活动的遗址。  括苍镇黄家寮村是由黄家寮、三十六口缸、西岩坦、大楼旗(基)、小楼旗(基)5个自然村组成。据黄家寮村的老农判断:“三十六口缸一带”的“灯坛山”和“灯坛观”的位置,应是大楼旗旁边的“寺院基”。  接着,我们一行人从黄家寮出发向西挺进,时而,沿着山坑,时而,步入樵道,一路上流水丁冬,花香鸟语,犹如闯入世外桃园。约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寺院基”。这里的面积有10多亩,平平坦坦。不远处有一条山间樵道,通向黄岩境地。东边的一座山,称为“寺院基山”。四周的山坡上镶嵌着一片又一片的红褐色的岩石,可能春夏期间的阴雨天其颜色更为耀眼,远远望去真有点似火的情景。  灯坛观,经历千余年沧桑已凋落成面目全非的荒山,但是,陶弘景的非凡业绩,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可想而知,在那没有中医、中药,没有西医、西药的岁月里,括苍山上的草药就成为临海,以至台州百姓,救死扶伤的医药宝库,也成为浙江本草的发祥地之一。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