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近日就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发出通知:明确网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避免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游戏功能
通知明确,各地宣传部门引导网络企业开发导向正确、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寓教于乐、益智向善的网络游戏产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网络游戏内容优质、健康、干净。
网络内容监管部门加大对网络平台和产品的管控力度,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决杜绝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坚决防止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游戏模仿不安全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指导网络游戏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游戏功能。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游戏不得上线运营。
指导学校将手机纳入日常管理
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验证。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必须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自省、自查自纠,鼓励相关组织和个人举报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网络游戏企业、平台和产品。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长效机制,指导学校将手机纳入日常管理。原则上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学生,须经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校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与家长的通话服务。学校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含常规教室、计算机教室及相关功能部室),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采取多种形式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有害信息,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要加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提高技术类课程教学质量。结合STEM教育,丰富技术类课程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程序研发等兴趣,发挥网络正向作用。
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顶格罚款
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举办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严格落实体育锻炼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后服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
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在阅读、劳动、体育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督促孩子多从事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和家长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游戏、进入校外互联网营业场所等行为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教育,并第一时间相互告知,共同进行引导,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违反有关规定,上线运营后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到位或擅自添加违法、不良信息内容以及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要按有关规定予以惩处,通过纳入征信系统“黑名单”、顶格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严厉惩戒。
强化对各类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的日常监管。网信、市场监管部门对发布不良网络游戏信息、插入网络游戏链接、推送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的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罚或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