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滚动 >

从“脏乱差“到“环境美“ 弥勒打造乡村振兴鲜活“样本

2022-04-17 05:43:50   云南文明网

昔日贫困落后、脏乱差,今朝产业兴旺、环境美,通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江边乡平地村委会平地村民小组实现美丽蝶变,成为当地打造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个鲜活“样本”。

平地村距离江边乡政府所在地10.8公里,是一个彝族阿哲支系聚居的小山村。一直以来,世居深山的平地村200多名彝族同胞以种植玉米等传统产业为生,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发展难见起色,人居环境不容乐观。

“家家门口是猪圈、牛圈,经常臭气熏天、蝇虫飞舞、污水横流,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说起几年前糟糕的环境卫生状况,村民赵菊仙记忆犹新。

2020年,抓住被江边乡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宝贵机遇,平地村首先从改善人居环境起迈出振兴之路。

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江边乡研究制定“双亮三联系”制度,即党员亮身份、亮作为,联系亲戚、联系左右邻居、联系好友熟人,挨家挨户开展宣传解释工作。党群、干群关系在走访中不断密切,群众观念逐渐转变,为平地示范村打造提供坚实了保障。

在不破坏自然风貌,满足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前提下,江边乡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三拆除”(牲畜圈拆除,闲置老旧房、烤棚拆除,私搭乱建棚户拆除)“三清理”(房前屋后清理、废弃旧料清理、闲置土地清理)“三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绿化亮化建设、思想意识建设)的建设思路。

通过持续改造建设,如今的小平地,一栋栋依山而建的黄墙青瓦小别墅鳞次栉比,光滑平坦的村道旁,蔬菜满园、瓜果飘香,一株株开满黄花的木春菊把村子装点得格外漂亮。

善良、好客、热情,是平地村彝族群众的优点。但前些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陈规陋习较为严重。

针对该问题,江边乡和平地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把规矩立起来,小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抵制陋习,做出榜样,引导群众讲节约、反浪费,移风易俗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今,平地村累计发展芒果种植1600余亩、核桃1000余亩,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经济林果产业的转变。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签: 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 传统农业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