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绍远 姚传伟
说起少数民族手工艺,不得不提黎族的织锦、制陶、刺绣等,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牛皮凳,更是人尽皆知。
林永深在家制作牛皮凳。记者 陈卫东摄
粗细不同的藤条、两个圆木、牛皮,就是昌江有名的黎族牛皮凳原料,这些原料在一双双巧手中来回穿插、编制,40分钟左右,一个上窄下宽的圆柱形凳子框架就制作好了,嵌上熬制的牛皮,牛皮凳基本成型。
牛皮凳——黎家人早期手工家具
2018年,昌江将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碌镇水富村时年78岁的林永深老人就是这一项非遗传承人。
林永深在家制作牛皮凳。记者 陈卫东摄
牛皮凳在昌江,最为有名的是牙迫村。村子原先位于昌江大山深处最偏远的乡—王下乡,这是水富村的前身。村子里,能熟练地制作传统的牛皮凳有30多人。这门手艺,是代代相传的。林永深便是从父亲手里传承这门手艺的。
林永深说,小时候家里贫困,吃饭时连张凳子都没有。其父亲去山上打猎或耕种时,会带回藤条、乔木等,制作成牛皮凳。林永深从小耳濡目染,8岁就跟随父亲制作牛皮凳。长大后,他在乡下当一名“赤脚医生”,手艺也没落下,“在诊所里,我会放几张自己制作的牛皮凳,人来人往都可以歇脚。”
林永深在家制作牛皮凳。记者 陈卫东摄
1998年,退休后的林永深重拾手艺,有不少人找他定制牛皮凳,村子里不少年轻人也跟他学过手艺。2002年牙迫村整村迁至现址改名水富村。村民到了石碌镇后,开始制作牛皮凳到市场售卖,名声进一步打响。
如今,虽年纪大了,但林永深双手依旧灵活。林永深家中常备有藤条、圆木,家里四处可见牛皮凳,甚至他还制作了牛皮桌和床。闲暇时,他就搬出小凳,拿出藤条、圆木,在家门前,一边沐浴阳光,一边制作牛皮凳,“这凳子耐用,坐着也舒服。”
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打磨推敲
牛皮凳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其中门道不少。
首先,是原料的采集。藤条和一种黎语称作“赛胜”、成形性较强的乔木原料,长在王下乡的大山深处。其次是原料的打磨,2厘米左右的粗藤条要等分拗折再捆绑;直径在0.5厘米左右的细藤条要对半剖开;乔木经过剥皮后,箍成大小不一的圆形木框。
“原料要经过晾晒或自然风干,保持韧性。还要烟熏,这样可以防止虫蛀,让凳子持久耐用。”林永深说。
林永深双手满是茧子。记者 陈卫东摄
最后是牛皮的熬制和镶嵌。牛皮要根据圆木框口径进行切割,用凿子在牛皮边缘凿口,放到凳面位置固定后倒持牛皮凳,浸泡到沸水中,再把牛毛悉数刮除。经过三至四天暴晒,牛皮成型后,要在牛皮上钻圆孔,再用整根细藤条交叉穿过,固定凳面、美化外观。
林永深制作最大的一张桌子,桌面用整张牛皮蒙制,直径135厘米。记者陈卫东摄
2017年,林永深曾耗时一个礼拜,制作了一张直径135厘米的牛皮桌,这是他迄今为止制作最大的牛皮桌。仅这个桌子的牛皮,就耗了近百斤的生牛皮。
如今,牛皮凳成了水富村的一个特色产业。村民们接到订单后开始制作,等客户上门收取。昌江将牛皮凳当做旅游工艺品,在每年的木棉红旅游活动、黎族“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进行展示加以推广,带动牛皮凳的销售;在五指山等地区,也能看到来自水富村的牛皮凳。
开展技艺培训 让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牛皮凳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王下乡、石碌镇、七叉镇、叉河镇等乡镇,以水富村为最。”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郭宏明介绍,黎族的祖先以前狩猎后,有用黄猄皮和鹿皮等制作皮具的传统,后来禁止捕猎了,改用牛皮做凳子,是物尽其用的一种表现,也是传统的延续。
林永深和他的部分作品。记者陈卫东摄
牛皮凳的规格有高、矮两种,呈上窄下宽的圆柱形。矮的是传统规格、标准配置,高25厘米,凳面直径28厘米,底座口径35厘米;高的是近年应定制者的要求而改良的“升级版”,让个子高大的人坐上去更舒适,一般高43厘米,凳面直径32厘米,底座口径39厘米。
近年来,昌江将牛皮凳制作工艺作为对水富村精准帮扶的介质,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另外还在水富村开展牛皮凳手工技艺培训,将这门黎族技艺传承下去。
林永深家里堆放的半成品。记者陈卫东摄
据了解,水富村熟练地制作牛皮凳的30多人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总价值20多万。随着牛皮凳销量的增加,当地政府扶持水富村建设了一个牛皮凳传习所,总投资120万元,现有50多位村民加入其中,村民抱团发展产业。
“牛皮凳传习所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郭宏明说,下一步,昌江继续开展牛皮凳技艺培训,让更多村民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投入到牛皮凳的产业中,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另外,还计划在水富村的文化室开设牛皮凳工艺品展示厅,让这门黎族技艺代代相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