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到,蛋儿俏”,源自中国文化习俗的春分节气竖立鸡蛋游戏,已经传到了很多国家。人们成功地把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后,就可以许下美好的愿望,祈祷一年的好运气。
人们在田里春耕。人民网 刘海天摄
3月19日,是2022年春分节气的前一天。一群成都城里的年轻人来到位于简阳市宏缘镇人民村的易耕农场,举行庆祝春分的活动。据记载,早在4000年前,人们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习俗。古人认为,春分时气温适中、环境优美,使人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故而容易把鸡蛋竖立起来。
春分竖鸡蛋活动。人民网 刘海天摄
竖完鸡蛋,大家又动手做起了糕点。材料一半用白色的山药,一半用黑色的芝麻,合起来像是个传统文化里的阴阳太极图。这种图案造型,也包含着在春分这天白天和黑夜等时均分的天文含义在内。再用模具压上花纹,一块好看好吃又有学问的“春分糕”就做成了。“山药有‘穷人家的人参’之美称,有健脾、补肺等功效,而黑芝麻对于强肾也有好处。”团队中,自学过中医的王洪福解释了“春分糕”材料的营养作用。他还带领大家去田埂上挖野菜,一边挖一边讲解蒲公英、车前草等野菜的药用价值、针对病症。这个小小的研学活动,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挖野菜劳动,也变得有趣起来。
“春分糕”做成了。人民网 刘海天摄
“外婆怕我们忘了怎么种地,经常带我们去干农活。”老家巴中的年轻人张娟,长期在成都做社工工作。她表示,外婆的教诲很有意义。今天的年轻人要传承好祖国的农耕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易耕农场的负责人范华侨介绍,他注册这个名字,是想传播一种理念,告诉人们农耕文化不复杂、不可怕,实际上挺容易、挺有趣。中国人有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大家都不应该忘了春种秋收的本事。就算是城里人,也可以经常来到农村体验一下田园乡野的快乐。
美丽的乡村风光。人民网 刘海天摄
“乡村振兴,本质是人要回到乡村。”一位年轻人认为,促进人才、人口和各种资源回流到乡村,乡村振兴才更有质量。为此,他们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虽然在城里各有工作,但是也一起把眼光瞄准了乡村,要为乡村振兴贡献点力量。
《易经》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易是更替、变换的意思,与中国农耕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无不是根据天时变化进行的农事行动。而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业劳动,就更体现了天时更替和工作变换之间的紧密联系。易耕这个名字,把中国文化和中国农业融合起来,含蓄地表明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的重要性。经过深入讨论,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参与乡村振兴的文化意义,也更明白了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
参加活动者集体合影。人民网 刘海天摄
竖起鸡蛋,乡村振兴靠实干;春分糕成,乡村事业要均衡。大家讨论决定,易耕农场今后不能简单地做农产品,还要传承农耕文化、中医文化,线上线下同时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群众全面发展。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