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谁来做农民”的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的关注与热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确保更多人能来到乡村、建设乡村、留在乡村,是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人才困境,不容忽视。农村地区人才短缺,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致使农村地区出现人口结构失衡的情况。此外,还有农业效益偏低、农业生产率偏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偏高、农业生产风险偏大、农民收入偏低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农村人才流失。
当然,这是在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累积形成的问题,既非一日之困,也难一蹴而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农村发展的“人才困境”,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立体施策。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乌琼芳认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确保更多人能来到乡村、建设乡村、留在乡村,是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
乌琼芳:今年两会,“谁来做农民”的话题,之所以引发代表委员的关注,是因为在乡村振兴阶段,这个问题更加重要了。从感情要求上来说,农民应该是对土地有真情、对乡村有感情、对建设乡村有热情的人,对土地有真情才不会在利益面前失去节制,对乡村有感情,才不会破坏乡村原有的味道,对建设乡村有热情,才会坚持不懈地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发光发热,遇到困难挫折才能不折不扣地调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留人更要留心,重要的是制度保障。探索创业支持机制,给农村创业者提供政策便利,打通相关政策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生活上提供便利、发展上拓宽赛道,让深耕农村沃土的各类人才无后顾之忧;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多方合作,形成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方式与人才梯队,以农业农村人才的能力提升带动振兴发展的水平提升。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平台,吸引人才返乡,强化人才支撑,让大家有信心、能安心,就一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乡村振兴绘就出一幅壮丽画卷。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乌琼芳认为,我国进入乡村振兴阶段,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科学合理、具有吸引力的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的激励机制,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民队伍。
乌琼芳:从能力需求角度来说,我们国家进入乡村振兴阶段,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村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农村发展、农业发展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现有农民的科技培养、经营能力培养,这是最稳定的现代化农民队伍的基础,其次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引进人才,这部分人既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更是农民现代化过程中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哪一部分,都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科学合理、具有吸引力的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的激励机制,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民队伍。
还有,现在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农民”的社会评价越来越好,很多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取得成功,获得的尊敬与好评就是人们对“农民”这一职业的认可,这从舆论氛围的角度来说,也非常有利于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监制:山 丹、和 岩
审核:岳 楠
编辑:娟 子
记者:孙雪梅、李 辉
声明:内蒙古新闻广播原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