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一纸建议”落地开花的故事。
两年前,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佳明带着一辆乡村客运黄色车辆模型和一份《关于实施乡村客运标准化建设的建议》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彼时,“金通工程”还只是四川乡村客运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前瞻性探索,仅在省内部分市州进行了试点。
两年后,行走在川蜀大地上,无论是沃野田间,还是高原山谷,经常能看到几辆黄色客运小巴欢快前行。此时,“金通工程”已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标志性工程全面铺开,覆盖了四川21个市(州)、183个县。
“金通工程”车辆穿行于四川广袤乡村路上。李晧洌摄
统一的车辆外观、统一的客运标识、统一的监管平台以及驾驶员统一的工牌、着装,这些具备很高辨识度和安全性的黄色客运小巴,全力奔跑在乡村路上,成为了山区群众赶集卖菜的“致富车”、学龄儿童上学回家的“学生车”、邻近村民走家串户的“亲情车”、老弱病患送医救治的“健康车”。它们,不仅有效遏制住了长期困扰行业的非法营运“顽疾”,还奏响了乡村振兴“协奏曲”,让农村生活美好可期。
立足“做好”“做优”
建设人民满意乡村运输 让农村群众幸福出行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幅员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地质地貌复杂,农村公路达到35.2万公里,全国第一。
早在2019年,四川就实现了“路通”,比规划提前一年完成乡通水泥路、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并在次年6月实现了农村公路“车通”。但是,在“车通”进程中,一些制约乡村客运发展的瓶颈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主要表现在: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因客运网络覆盖不足,长期饱受非法营运和安全出行问题的困扰。
2020年全国两会,罗佳明在提交的建议中提到了农村客运发展的“痛点”:三州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大多数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的标准低,仅停留在“有”的层面,离“好”和“优”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客运车辆特别是小型客车,标识不统一、不明显、辨识度不高,容易被“黑车”钻空子,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地区农村客运班次偏少,部分地区农村公交准点率不高,部分地区预约响应服务慢、价格偏高,也影响了群众对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的认同度;农村公路条件不高,但农村客运发展条件“生搬硬套”普通客运班线发展标准,导致基层发展农村客运的畏难情绪比较大;农村客运准入标准不高,单车承包或单车租赁承包经营方式占比较大,规模优势发挥不充分。
对此,罗佳明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加强识别系统标准化建设、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以及政策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打造统一规范、服务一流、管理高效、人民满意的乡村客运服务品牌”。
瞄准问题、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就在这一年,四川54个县(市、区)正式启动“金通工程”试点工作,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推动,让这条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
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金通工程”车辆成为村民出门最实惠的选择。人民网 王洪江摄
按照“增投车辆、延伸班线、公交运营”的思路,通过吸纳、整合、新购等方式拓展运力,“一县一公司”管理,四川构建完善了“班线公交为主、预约响应兜底”的乡村客运服务体系。
随着“金通工程”的普及,农村地区常见的“野猪儿”“黑出租”被淘汰出运输市场,群众坐上了响应及时、安全便利、价格实惠的“放心车”“舒心车”。
“以前每次回家,大包小包十几包,先转几路公交到火车站,再坐火车到重庆,再从重庆转车到合江县城,再转车到乡镇,最后走路回家。这样的‘截截车’,我们是坐一次伤一次。”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大土湾村的潘井文、何光荣夫妇常年在广东东莞打工,回忆起过去曲折辗转的回家路,夫妻俩心酸不已。今年春节,潘井文夫妇通过“春风行动+金通工程”一票制运输,实现了从“厂门”到“家门”,“那么远的路程,只需要买一次车票,我们在厂门口坐大巴,抵达合江县城后,黄色的小车就来接我们了,巴适(四川方言,意思是好、舒服)得很!”
孩子们有序上车后,驾驶员会在开车前对学生进行清点,确保不漏接。李杰摄
在宜宾市江安县大井镇,“金通工程”承担起了大井镇中心小学、大井镇中心幼儿园等6所学校学生的上下学接送任务。每天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走出校园,抵达指定地点有序上车,驾驶员清点人数后,就带着孩子们向家的方向驶去。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金通工程”:2020年,它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它被纳入30件民生实事范围,重点推进。同时,它也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高度认可,2021年被同意新增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
打通“难点”“堵点”
发展多元化“金通+”模式 助乡村振兴加速前行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四川已发展乡村客运车辆2.9万辆、乡村客运线路8389条。不断织密的客运网,畅通了广袤农村地区道路的“毛细血管”,“金通+邮政”“金通+旅游”“金通+物流”等多元化“金通+”运输模式由此衍生。
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李晧洌摄
宜宾市江安县姜庙村金通·邮快驿站是四川首批投用的金通驿站,位置正好在当地“金通工程”招呼站附近。穿梭于城、镇、村之间的“小黄车”,在载客同时,也在这里协助完成“快递进村入户”的最后一步。
通过与上一级物流的无缝衔接,“金通工程”车辆打通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打破了农村地区居民居住分散、快递网点少、寄送成本高的运输瓶颈,让村民挥别了到镇上寄取包裹的记忆。
宜宾市江安县姜庙村金通·邮快驿站。这里是当地村民完成快递包裹寄取的最末端站点。人民网 郭莹摄
不仅让快递物流“下行”进村,“金通工程”还实现了农产品“上行”进城。金通驿站与邮政公司、专合社、金融服务点达成协议,整合资源、互利共赢,快递从驿站发出,可实现2小时进城、5小时到省、48小时直达省外目的地。据了解,2021年,当地土特产江安大白李、宜宾黄粑,就是通过这一渠道实现了鲜销直销。
在绵阳市江油市,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金通+旅游”模式,在保障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开行“最美农村公路”旅游班线,直通景区“定制公交”,满足乡村旅游出行需求。通过整合景区景点、酒店、旅行社和境域内7家客运企业资源,建立良性的部门合作机制,江油市将县域内旅游环线各景点串珠成链,围绕观光旅游、度假游、研学游、红色游、乡村游等,打造了“车票+门票+餐饮住宿”的一体化交旅融合产业链,开通旅游专线5条,实现月平均服务9万余人,乡村客运企业月均增收10万余元。
“一切改变都围绕人民群众对乡村运输的所期所盼进行。”罗佳明说,以畅通的“客运网”为基础,“金通工程”融合了“邮快网”、延伸了“物流网”、拓展了“旅游网”。在川蜀大地上奔驰的“小黄车”,成为串联广袤乡村美好生活的关键要素,也为交通强国建设创造了“四川经验”、提供了“四川方案”。
据了解,未来,四川省还将通过强化考核机制、强化补助机制、强化监管机制、强化宣传机制,保障“金通工程”有力实施。“十四五”期间,四川将在每年安排4.15亿元省补资金的基础上,对“金通工程”样板县再给予500万元的奖补,确保乡村客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金通工程”,正助力四川各地乡村在致富奔康的金色大道上加速前行。
(责编:高红霞、薛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