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滚动 >

【府城文化·传说典故】钱暄迁城开东湖 全球报道

2023-05-31 17:11:12   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官网


(资料图)

东湖的前身据方志记述为"船场水军营“。顾名思义,本来应该是台州驻军的水军营,同时又是造船的场所。

东湖未开浚前的"船场水军营”。开凿于北宋端拱二年(989),主其事者为郡守张蔚,坐落于临海城内。当地人都知道,临海城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天台、仙居二水汇合于西北,海潮倒涌于东南,城市正好处于三者的交汇点上,因此,水之为患特基,人们几至有些谈"水"色变。如北宋庆历五年(1045)。大水坏郛郭,杀人数千。故元代的周润祖称"台固水国,倚城以为命。为了减少水患,最理的办法就是移湖城外。另一方面,临海城虽然西北环山,西、南临江,地势险要,但东面却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从军事防御上说,移湖城外,以湖作壕,同样极为重要。

鉴于上述情势,北宋台州郡守钱暄顺应民心,组织军民,大举开展迁城凿湖之举。方志载云:东湖,在崇和门外三十步。初为船场水军营,盖端拱二年张守蔚所建也。景祐中,运使段少连废船场归温、明二州。嘉祐中,徐守亿徙水军营入城。熙宁四年,钱守暄始开为湖。时方累石修城,以水至漂溢,故凿湖以受众水,且以其土堤城之东,绝后患焉。

关于东城的位置,宋人编纂《嘉定赤城志》记述道:按故基东自小鉴湖循清心岭而南,萦抱旧放生池,直接城山岭土地庙处,盖今湖昔地皆因网中物也。后乃徙而之西,缩入里余。这里所说的有些地名我们现在巳不再延用,也无法落实其确切位置,但东城迁徙之前及迁入的位置还是很清楚的,就是说,熙宁四年(1071)以前的城址在今之钱暄路东湖路与大桥路一线。

钱暄,字载阳,祖籍临安,吴越王钱镠裔孙,《台州府志》记载,钱暄于“熙宁四年十一月以光禄少卿知台州,台城恶地下,秋潦暴集辄圮、多即山为居,暄为增治城堞,垒石为合,且虑水啮其足,遂浚湖,作大堤捍之,民怀其惠。对于钱暄的这次浚湖迁城之举、早期文献没有留下直接的记载,幸好钱的副手台州通判汪泌所作的一首《东湖》诗,较完整地记述了此事: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无风绿色净,十项澄琉璃。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访民所疾苦,民回水最危。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泊期。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霓。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况有此壮观,不乐复何为!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从事能文者,作词书之碑。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从诗中"从事能文者,作词书之碑。一句来看,当时是有碑记的,不知何时湮灭了,如果没有汪通判的这首诗,后人恐怕也就无从知道东湖究竟为何人所凿了,宋陈耆卿在编纂《嘉定赤城志》时就是根据这首诗才推考出凿湖乃钱暄的举措的。钱暄在浚凿东湖的同时,又于湖内营建了共乐堂、流杯亭,从此,东湖成了当地士民最能的游乐去处,钱暄本人在《东湖共乐堂》一诗中吟咏道:“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管弦交奏客欢合,合榭竟登人喜同。环樟鹭行飞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荒芜芟去成佳致,换得汀洲月与风“。 此后,东湖几经经营,风光旖旎有加,其秀甲于三台。放目纵情,但见:樵云阁层楼翘角,雄伟古雅;湖心亭八出飞檐,高瓴流丹;半勾亭相邻异趣,九曲桥曲折弯环;琪水园假山新构,叠石穷工;小鉴湖旧貌新颜,廊阁连贯。美哉东湖,临海明珠。古人所谓"水光山色,涵映虚旷,为春夏行乐之冠,于今而言,已难概全,秋冬之胜,亦自不减春夏矣。

来源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官网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